宁德与很多相传很久的手艺,最出名的就要数七都陶艺啦~古老的艺术,下面是一篇介绍啦·~

[i·宁德] 七都陶艺:泥与火的古老艺术!

七都陶艺:泥与火的古老艺术

主办:宁德市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摁平、环手、蘸水、拉伸,转轮飞旋、粗陶显形。4月17日,在蕉城区七都镇三屿坪山村的陶器作坊里,窑工们手指翻飞、忙碌不停。大大小小的缸罐泥坯摆满了四周,再过几天便可入窑烧制。

“这些传统粗陶产品,现在是供不应求!”窑场负责人吴亦辉说。上月底,这里新烧制的上千个粗陶,一出窑便被抢购一空。让他底气更足的是,老艺人的“抱团”集结、新产品的研发设计、产业园区的定位规划等一系列举措,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七都陶业正开启重振雄风之路。

红火光阴

闽东制陶,历史悠久。在2000年出版的《宁德文明之光》丛书《宁德文物》一册中,记载着已发现的闽东古窑址就多达18个,建造时期多在宋代。坐落七都镇三屿坪山村的窑场,是至今还在生产的一个。

相传,七都三屿村制陶工艺于明代天启年间传入。解放前,三屿的坪山村几乎全村都从事陶器生产,家家善制、能人辈出。1956年,村民合作组成三屿陶器社,1958年升格为国营陶器厂。经改制,职工由33人增到56人,生产品种也在单纯生产日用粗陶的基础上增加工业陶和耐火砖等。1958至1959年间,该厂年产日用陶器18万件,工业陶324吨,耐火砖30吨,产值7.15万元。至1978年时,厂里职工增至72人,产值9.44万元,盛极一时。

就在这般红火光景里,吴亦辉接过父辈衣钵,开始了他与陶泥结缘的岁月。从爷爷辈算起,制陶工艺传到他手上已是第三代了。打小耳濡目染,21岁时学艺,随后进厂献艺,至今已逾26年。在吴亦辉的从业记忆里,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七都陶业依然辉煌,当时还曾引进台湾烧煤的多孔窑,烧制细陶。全村共2条龙窑、1条多孔窑,工人近200人,年烧制陶器数十万件,年产值上千万元。

斗转星移,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七都陶业开始滑坡。1990年,陶器厂更名为陶瓷工艺厂,改产工艺陶釉面砖、花插、灯座等品种,虽颇受欢迎,但终因经营、资金、市场等诸多原由被迫停产,改由个人租赁经营,风光不在。

艰难守业

从兴盛到没落,昔日艺人老的老、转行的转行,七都陶业日趋寂寥。守业,步履维艰。

市场的萎缩,是七都传统陶业面临的第一道坎。据介绍,七都传统陶业产品多是花盆、酒缸、菜瓮、骨灰罐等粗陶制品,虽然还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随着现代陶艺制品的不断涌现、电窑等现代生产设备的引入,其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

工艺传承,是摆在七都传统陶业面前的又一难题。七都传统陶业至今保留着原始的手工技艺,制作工序繁杂、讲究,其拉坯成型、接坯成型、上釉、烧制等多道关键工序,没有长年累月的实践和积淀难以掌控。正是这传统技艺的掌握难、从业环境的脏累以及收入的微薄,众多年轻人不愿学习和传承。据悉,目前三屿坪山村还在坚守的艺人仅剩10多人,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上,年长者已逾七旬。

68岁的王加绍老人,是其中的一位坚守者。传承祖业、操持技艺,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从昔日的繁荣到当下的低迷,他无奈地见证着一段光阴远去。后辈里肯学艺者,已鲜有人在。现在,他只在窑场有开工时,来打打下手,做些轻体力的活儿。面对采访,他用一句“来玩下”调侃着当前境遇。

不愿舍弃祖业,现年47岁的吴亦辉在租赁下陶瓷厂后,也曾尝试着“自救式”生产。可时断时续的生产,他也不得不赴省外创业,直到今年才将重心移回陶瓷厂。

“再不做下去,这一行当真的要没了……”满手泥泞,老陶工们一声叹息。

重振雄风

七都传统陶艺要传承下去,更要发扬光大!”怀惴梦想,2013年伊始,吴亦辉开始了他的重振大计——

“抱团”。联手制陶艺人吴祖福、乡贤李荣宗等斥资300万元,注册成立七都陶艺有限公司,寻找并吸纳了20多位老艺人进厂重操旧业、传承技艺。

求新

成立陶艺研究所,并对接宁德师院艺术系,聘请相关师生进行陶艺创意创作,研发陶瓷壁挂、茶具、艺术陶瓷等新产品,为传统陶艺注入时尚元素。目前,已有客商对其新产品进行对接洽谈。同时前往德化、宜兴等地考察,着手引入现代窑炉生产线,提高产能、效率。

谋大

整合坪山村现有制陶作坊,依托途经该村的104国道线,布局“陶艺一条街”。同时,将诸上所有项目全盘揽入,更高站位规划建设宁德市陶瓷文化产业园,把这里打造成为集传统陶艺传承、现代陶艺生产、手工陶艺观光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陶艺文化基地。

当然,重燃梦想、重振雄风,吴亦辉与七都陶匠们这一路走得也并不顺畅。他坦言,七都传统陶业多年来断断续续地生产,设备、厂房破旧老化,修善提升,大笔资金的投入不可或缺。同时要适应当下陶艺市场的需求,也必须引进电窑、煤气窑等现代窑炉生产设备,资金的短缺是他们要破解的难题。此外,随着现有陶匠年龄的老化、年轻人不愿学艺,技工难求也困扰重重。

粗陶产品

“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会一路走下去,让祖辈的技艺传承光大!”煦暖春光里,吴亦辉话语坚定而执着。

七都陶艺:泥与火的古老艺术

制陶,是一门泥与火的古老艺术。七都陶艺以制作粗陶为主,其工艺简而言之有选料、炼泥、拉坯、晾晒、上釉、烧制等几道程序,道道有讲究、显技艺。其陶泥大都选自海里的粘土,经炼制拌合均匀后,便可进入拉坯成型工序。

拉坯成型

拉坯,即取一块陶泥放置于转盘中央,顺着转轴旋转的方向,双手护泥向上拉伸,转瞬之间陶体粗坯便身形显现。小的粗陶手拉坯一次便可成型,而大些的如酒缸等,则要分两次成型。先手拉坯制作一个约三四十公分的底座,晾到三成干时再接上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的制作,无法利用转盘成型,而是用陶泥续接在底座上,纯手工一点点向上延展,直至完全成型。随后,用泥水浆对底座与上部的衔接处进行均匀粘合。

手工接坯

此后晾上两三天,再用木锤对陶坯里外进行适当锤打,增加其密实度。经晾晒后,便可上釉。

锤打,增强密实度

七都粗陶的上釉,是项技术活。不同配方的釉水,决定着陶体最终的颜色。艺人要将陶坯置于已事先配制好的釉水池中,迅速转动,确保陶坯里外一次性均匀过釉。

因此,力度的掌控尤为关键。用力太轻,则釉水吃不进;太重则陶坯易沉入池底。唯有拿捏得恰到好处,方可一次性成功。

上完釉,陶坯晾干晒透,便进入最后的烧制工序。七都粗陶的烧制,至今沿用着古老的龙窑。龙窑分窑头、窑身、窑尾三大部分,最初时其窑体由黄土砌筑而成,后经历代工匠改造,黄土用料渐为条石所取代,窑身也越加越长。

晾晒

七都现存最长的一座龙窑就长达50多米,共22节,每节宽约两米,左右各一个生火口,启用至今已逾三百年。烧制时,先将陶坯摆置窑内,而后从窑头开始,用松枝一节节窑身交替推进生火。

烧制

其烧制的火候全凭肉眼观察,进而判定是否增减柴火。当窑内温度达到1200度左右时,停止烧制。待窑内热气散尽后,一件件响当当的陶器便可出窑了。

出窑

在往昔七都陶艺辉煌的久远年代,烧窑时陶工们还颇有讲究。烧制当天需择黄道吉日,焚香祈福后由当家的老陶工点燃窑头的第一把火,方可开工烧制。仪式时,不放鞭炮,以忌“炸”、“破”之意;烧制过程中,女工则不得爬上龙窑窑身。

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繁文缛节已被简化,但不变的是他们对这份古老技艺的虔诚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