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人员下沉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四路并进”保障对外开放全通道畅通,出台减税减租等20条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通过一系列抓防疫、促发展政策措施,河南着力协调解决生产企业所需的原料供应、生产资金、劳动力、产品运输等要素保障,省内医用防疫类企业开足马力,能源保障类企业全面开动,各行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要统筹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既要勇于担当作为,又要科学组织实施,防止欲速则不达。”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表示,“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要在最吃劲的时候再加一把劲,巩固成果、扩大战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两场硬仗同时打,两道考题一起做,当前,河南正向着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奋力前行,努力交出“双赢”答卷。

筑牢防疫“铜墙铁壁”,河南有“底”

房间一角摆着几张行军床,床上的被子没来得及叠,床下散落着几箱快要见底的方便面……这是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看到的真实场景。指挥部下设七个工作组,126位来自省直各厅局的工作人员,已经在这里连轴转工作了一个多月。

这条河南战“疫”指挥的“中枢神经”,连接着全省疫情防控的每一个角落。每人平均每天接打2000多个电话,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这里的每一个人,从指挥员到战士,都兵不解甲、枕戈待旦。

每天早上,河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设立的微信“专项信息报送群”里就开始活跃起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项目已完成临床验证和申报程序,正在等待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结果;首批新型防护头罩项目开始批量生产,医用隔离口罩已完成小批量验证……”这表示河南省新冠肺炎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又有了新进展、新成果。

为了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河南省科技厅于1月31日启动了首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着重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快速诊断试剂、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部署7个专项15个项目,组织河南省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全社会力量迅速开展应急攻关。

为筑牢防控新冠肺炎的“铜墙铁壁”,河南各地纷纷出实招、解难题,底气十足,数万基层干部、党员份子以身为墙,兜底保障,共同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堤。

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每一个社区、每一个网格,都成为一方“战场”,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像钉钉子一样,钉在各自岗位上,织密覆盖城乡的疫情防控网。“大战当前,党员必须冲锋在前,我虽然退下来了,但还是个党员。”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聂潭村65岁的“老支书”徐守胜,每天对着广播不停地喊,开着车挨家挨户地转,排查外来人口、宣传防疫知识,参与卡点执勤、垃圾清运、环境消毒等,一直都冲在最前面。信阳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听令而动,凝聚战疫强大合力,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工作,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筑牢市县乡村四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实防线。

平顶山总结了“十招战疫法”,采取前移核酸检测关口、公安部门牵头做流调、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格医护人员安全流程、驻站接人、建立“七个一”工作机制、居家隔离人员实行健康管理、治愈病例继续集中隔离观察、强化地企联动、依法科学防控等10项举措,有效遏制疫情的传播与扩散。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物流必须高效通畅,河南“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齐头并进、叠加发力,“满负荷”释放“一带一路”交汇区域的地理优势,服务国内外众多的外贸企业和市场。“口罩航班”“防护服航班”……一次次“逆飞”为疫情应急物资打开空中“绿色通道”;“零延时、不等待”,价值15129美元的1.3万个口罩和942副护目镜,在上海口岸申报,在郑州机场落地即放,争分夺秒确保防护用品第一时间投入使用。据了解,疫情期间,10家境内外货运航空公司在郑正常运营,2月底前在郑货运航空公司有望实现全部复航。

一步主动,步步主动。从快、从严、从实,河南疫情防控的大网迅速织密织牢,为中原保卫战赢得了宝贵的主动和先机。

化解防疫发展“两难”,河南有“智”

2月23日,位于新乡辉县市孟庄镇的先进成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施工现场,车辆穿梭、机器轰鸣,繁忙的景象打破了疫情发生以来的沉寂。新乡市在此举行了今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打响新一轮项目建设“发令枪”。

同日,周口中心港也开始了忙碌的工作,码头一角,一艘货轮停靠港池,几台卡车来往装运货物。码头工人正辅助吊机从卡车上往船上装货。据了解,2月17日,周口中心港开始恢复运营。上岗前,公司为每个工人发放了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进入码头,要先测量体温、消毒、登记;入场后,要与其他工作人员保持安全距离……正在装船的这批货物,是河南景河物流运输公司从漯河运来的50车工业纯碱,将顺流而下,直达江苏泰州的生产企业用于生产玻璃。

漯河双汇第一工业园,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在该公司成型车间,新鲜的肉泥被灌装到肠衣里,经烘烤、切割、包装、冷藏等工序,变成了一箱箱美味的火腿肠。“我们早就复工了,春节期间一直不间断发货,慢一步订单就会被抢走。”漯河双汇进出口贸易公司总经理万子豪说。

一个个企业“火力全开”,熟悉的“河南制造”逐渐回归大众视野。截至2月26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复工14844家,复工率71.8%,重点监测的200户工业企业复产率达96%。河南省复工率达85%以上的省辖市分别有:郑州98.9%、洛阳91.7%、平顶山96.3%、鹤壁97.7%、新乡92.5%、焦作85.7%、许昌92.6%、漯河95.9%、三门峡92.1%。除受疫情影响较重的信阳、南阳复产率较低外,郑州、平顶山、鹤壁、漯河、许昌、三门峡、洛阳、新乡、焦作等地的复工率都达到80%以上。

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运输、资金和人员到岗难题;建立复工复产企业信息沟通平台和企业纾困快速解决机制;鼓励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复工复产……

两个战役一起打,不获全胜不收兵。连日来,河南坚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牢疫情防控,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推动化解防疫、发展“两难”问题。

2月26日,商丘市2020年第一批7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00亿元。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包括投资5亿元的虞城海博表面处理中心三期项目、投资30亿元的商东食品工业园项目、投资30亿元的中疆科技电子终端设备项目等,将大力推动该市快速形成全面有序复工复产的高潮。

不久之后,许昌市2020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68个项目总投资40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0.7亿元;南阳市21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6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6亿元……河南各行业全面复工复产的集结号已全面打响。

推行涉企服务“非接触办理”,开展科技政策“网络培训”……为了全力支持服务科技型企业复工复产,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科技型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河南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研究制定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服务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0条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是河南省第一支柱产业,关系全省经济发展大局,生产资料供应不足,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疫情防控期间,河南省商务部门共向企业发放通行证3900个,全力畅通农产品运销渠道。“截至2月26日,全省244家农批、农贸市场中,已复工开业的有169家。”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何松浩说。

针对目前农业企业普遍存在的原料供不上、物资运不进、产品销不出、用工回不来等问题,河南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重点组织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食品企业和农资企业,在做好自身防疫的前提下,优先实现复工复产。

“企业特别着急,因为挤压订单多,无资金流,压力特别大。”作为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位于永城市的河南华星粉业集团相关负责人曾经十分为难。而如今,该集团食品厂区已投入生产,面粉、挂面厂区已提交复工申请,相关部门正在验收。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年农忙时。在各方人员的努力下,河南的春耕工作正有序展开。如今,开进商丘市柘城县邵园乡曹关村的“科普大篷车”大喇叭里,播放的是各种疫情防控知识,村民们听到了农业专家指导田间管理的“金点子”……“自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省科协启动应急科普机制,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1800多场次,组织科技志愿服务队进农村、社区播放疫情防控大喇叭112.5万次。”河南省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曹奎说,“我们已组织全省1.5万个科普组织和14.8万名科技志愿者构建全媒体科普矩阵,利用线上线下渠道,精准做好科普内容供给。”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河南企业全球化的步伐依然坚定。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近日迎来一大喜讯:旗下的速达SA01BC(车型)纯电动轿车整车及所属零部件正式通过欧盟WVTA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欧盟认证的纯电动轿车制造企业。“速达公司计划今年4月向德国出口500辆,全年向德国出口1.2万辆速达纯电动轿车。速达公司将继续保持与欧洲企业的‘互联互通’,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的企业合作,发掘新兴市场。”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复活说。

扶持企业“过疫情关”,河南有“谋”

“原本想着转产手续慢,没想到不用我们操心,专门有人解难题、送服务上门。”郑州豫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新郑市专门派来了复工复产的“服务员”,从大年初三开始一直在帮着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原材料紧张等难题,并帮助企业订购生产设备、快速办理生产资质等,提供“保姆式”服务。

巩义市安排专车接送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复工人员。“每名复工人员都要经过测量体温、行李消毒、扫码查询近期行动轨迹等3个环节,然后才能登车,每辆车的乘客不能超过核载人数的50%。”而在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内,上万名员工已经习惯新的“入厂姿势”:测量体温、洗手消毒、逐个进场。

为了帮助企业度过疫情难关,河南各地、各部门群策群力,均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方案。“保姆式”服务一方面帮助企业开展地毯式的疫情防控宣传和摸排走访,使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全覆盖,不留死角,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复工复产遇到的用工、防疫、运输、金融、原料、资金等问题。

据了解,截至2月26日,河南累计向全省重点企业发放B类通行证3205张;协调将37家重点医用物品生产企业、40家重点药品及中药饮片生产企业、30家重点消杀用品生产企业纳入人行重点支持企业名单;63家企业已列入工信部新冠肺炎疫情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目前已向33家企业发放19亿元贷款。

同时,河南移动等信息化企业还向全省发布了167个疫情防控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198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云产品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以信息化赋能企业生产经营。

河南省公安厅出台了包括走访调研精准服务、实行“合理延期”服务、护送农民工安全返岗、开辟口岸签证绿色通道、依法查处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等在内30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促进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有序恢复,全力护航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

上粉、和面、压片,烘干、切断、包装,装箱、入库、外运……2月23日,位于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河南诚实人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全自动挂面流水生产线日夜不停地运转,工人们戴着口罩忙而有序。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商丘市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强化运输保障、完善政策执行等5个方面,出台文件强化对企业健康发展的支持,尤其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对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畜禽产品生产企业等进行了调研,了解掌握了企业生产经营、市场供应和物资储备情况,并与多部门联合,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人员不足、返岗不畅等问题。

开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于2月25日专门召开物资调度会,聚焦企业复产、项目复工急需防控物资燃眉之急,向县区集中调拨一次性口罩、84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用于保障复工复产交通运输。“在企业发展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情况下,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服务民生战胜疫情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全力以赴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坚强支持。”开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付磊表示。

信阳市淮滨港的建设工地上,马达轰鸣,车辆穿梭。正在开挖新航道的挖掘机长臂挥舞,很快就装满一台重型自卸车。据淮滨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丁伟介绍,淮滨港项目2月19日复工后,已进场110多人。为做好疫情防控,他们在1500余亩的工地上,实行“五区三卡二监督一封闭”严格管理,采用“人防+技防”的手段,派专人手持喇叭巡回宣传监督,随时调看各工作面监控摄像查看防控落实情况。

驻马店也不甘落后,及时发出了“文明‘一米线’健康千万家”的倡议,号召复工复产企业坚持文明生产,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好生产车间、办公区域的人员健康监测和通风消毒,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人员密度,职工工作、就餐、出入企业保持一米安全距离,确保生产有序、职工安全。

此外,安阳、孟津两地积极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有序进行复工;漯河市组织在复工前进行先行谋划,助力企业开足马力;鹤壁市组织专班驻厂,为企业解难纾困;三门峡组建 “大数据”平台,随时更新中央、省、市有关疫情防控精神及防护知识;濮阳市瞄准企业关注的运营成本、道路运输、用工服务等问题,出台20条政策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大战尚未结束,大考还在继续。当前,河南省疫情防控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基数和存量仍然较大、风险和隐患正在增多。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下一步,河南将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化“两难”为“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