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首批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亲历“新政”几大好处:办证流程简单、逗留时间更长、港澳说走就走

   昨日,广州市6名科研类人才首批获发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广州市在南沙区举行了首发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广东省公安厅,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南沙区委、区政府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首发仪式并现场颁发证件。

   为便利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从事科研学术等交流活动,促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决定,自2023年2月20日起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

   现场

   ●中山大学南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湘东

   “办理流程比旅游签注

   商务签注都简单”

   “办证的流程非常便利,比原来的个人旅游签注、商务签注都简单。”中山大学南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湘东告诉记者,作为首批获发往来港澳人才签注的科研类人才,张湘东在办理这次签注时仅提交了在职证明和职称证明,因为他原来持有的港澳通行证还在有效期内,所以连照片都不需要提供。“作为和港澳交流密切的研究机构,之前我们就一直希望在这方面有一个便捷的通道,这个政策出台得十分及时,从申办签注开始,我就感觉到它的便利性。”

   张湘东介绍,南沙研究院此前已经引进了香港浸会大学的创新创业团队,另外还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有开展实验项目上的交流。在与澳门交流方面研究院更进一步,研究院孵化的一家企业已经与澳门科技大学开展中药经典名新药方研究:“因为澳门科技大学有第一个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第一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湘东解释。

   张湘东表示,拿到签注之前他就已经计划好了接下来的行程:他将赴澳门与当地的人才团队接洽,做一个人才团队的平台建设,并与当地的大学实验室开展共建。另外,南沙研究院在中药经典名方上的一些科技成果也计划转移转化到澳门,这将大大有利于中医药走向国际化。

   张湘东介绍,南沙研究院和港澳地区的交流,尤其是人才和项目上的交流合作比较多。“刚刚过去的三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沟通主要都是通过线上的形式,肯定没有当面交流更直接、更深入。”

   ●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姬静

   “30天有效期,交流时间更加充裕”

   “我们主要是从事学术交流,经常需要去跟国内外的课题组、研究团队交流,大家来思想碰撞,希望能有一些新的想法。”跟张湘东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姬静,“我们现在是身处南沙,本来应该跟港澳的交流可以更密切,但之前与港澳高校的沟通,更多的都只能通过线上的方式,比如说发邮件或者参加线上会议,但这种交流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好的想法更多的是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时候碰撞出来的。”

   姬静告诉记者,在疫情暴发以前如果要到港澳交流,他们一般都会选择比较快捷的旅游签注,但旅游签注有入境次数限制,逗留日期也只有7天,时间上不是十分充裕:“如果想更深入地交流,或者想去看一些研究实验的话,其实时间是来不及的。”姬静表示,现在有了人才签注,30天的有效期让逗留时间更加充裕,她就可以在港澳当地安排一些更加深入、更充分的交流活动。

   除了逗留时间的延长,姬静还对签注有效期十分看重,此前主要使用的旅游签注用完就要重新申请:“我现在拿到的科研人才签注是3年内不限次出入境港澳,听说其他类别最长可以有5年有效期,那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临时有一个想法,想要大家碰一下的话,我们拿上港澳通行证,就可以说走就走了。”姬静表示,作为科研人员,日常时间非常繁忙,此前的旅游签注哪怕可以使用自助签注机办理,来回和排队时间加起来最少都要预留一个小时,现在的签注不只是省了一个小时,而是可以让工作安排更加连贯,对他们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黎杰

   “可以像在内地交流一样,说走就走”

   “我感觉这个签注大大拉近了我们与港澳的距离。”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黎杰表示,“在广州南沙这边,离香港和澳门其实都很近的,有了这个签注以后就等于说更拉近了这个距离,真的是不需要在行程上做过多的规划,可以像在内地交流一样,说走就走。”黎杰告诉记者,以往他赴港澳参加过很多全球性的论坛和学术会议,原来只有7天的签注时间非常紧,抱着去一次不容易的想法,就会尽量安排更多的活动,这样其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流的质量,有了新的签注以后,就再也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

   政要声音

   陈国基:便利大湾区内地人才南下到港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2月20日开始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当日在广州出席“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式时致辞称,新措施将便利大湾区内地人才南下到港,进行科研、文教、卫健、法律等各方面交流访问,为打通区内人才流动注入新动力。特区政府期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推进大湾区人才互联互通。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王璠 邱礼宏 陈玉敏 ■摄影: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